相關詞:中國至今為什么還沒有一家上市的翻譯公司
作為一個在翻譯行業滾爬了8年的我,一直在考慮中國為什么還沒有一家上市的翻譯公司,難到中國的翻譯質量不好嗎?我本人是個技術出身,對著傳統軟件、電商、網游及互聯網、手機搜索和翻譯行業有自己的想法,一直想整合翻譯行業和互聯網資源,互聯網極大了促時了翻譯公司的快速發展及信息化程度。我一直相信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未來國內市場會淘汰一批規模比較小的翻譯公司,會出現一兩家規模大能上市的翻譯公司,而北京翻譯公司中出現的機會最大,同時淘汰的也可以最多,所以翻譯公司只有建立了自己的翻譯品牌,提搞自身的翻譯質量,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完善的翻譯流程,才能避免價格戰這種初級的競爭手段 。
中國的翻譯市場產值2011年預計大于100億元,而注冊的翻譯公司數量已經到了5000家左右,主要分布于一線大城市,尤其北京、上海、廣州的翻譯公司數量最多。翻譯行業進入門檻低,屬于服務型機構,導致目前市場上翻譯公司眾多,但是普遍規模非常小,發展很慢,大多數停留在本地市場,大的也作幾個地區的市場,很難發展成為一流的翻譯公司。語通全球翻譯公司的創始人我接觸過(也是我的領導),感覺他是的一做事業的人,而且有一顆做好翻譯行業的心,智力于打造中國頂級翻譯企業,世界一流翻譯公司的雄心。
從國外市場看,中國的翻譯公司的網站基本上是很少有英文及其它文版,無法打開世界市場。
翻譯公司是該拼質量還是拼價格,高端市場一直很難做,低端市場更是魚龍混雜。翻譯本身就是一項服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行外人很難看出譯文質量的區別,于是很多客戶更多關心價格,認為價格越低越好,其實則不然,低價的翻譯質量是很難上去的;同時翻譯公司為了達成交易,也拼命壓低自己的價格和給譯員的價格,這樣才可能生存下去,但長期這樣,翻譯質量如何才能提供。隨著國內物價節節攀升,翻譯的價格似乎還是十幾年前的價格。價格過低,就少了校稿等環節,也讓譯員翻譯時的積極性不高,高水平的翻譯很難尋找。這樣似乎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當然,也有些翻譯公司不肯降價,寧愿犧牲客戶也不犧牲質量,這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只做高端市場的印記。
關鍵詞:中國至今為什么還沒有一家上市的翻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