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經營人心更重要
如果我們來探討星巴克成功背后的真正支點,就有一個問題需要考慮明白,即“員工持股”到底是公司管理中的“表皮”還是“內核”呢?
對于這一問題,星巴克亞太區總裁王金龍說得好,對于星巴克來說,真正發揮作用的并不完全是其在具體的持股上有多少的技巧可言,更重要的是,因為星巴克將員工持股視為企業的不可或缺的價值觀,視為了企業的靈魂,并一以貫之地堅持了下來。
正因為這種企業靈魂,所以企業在遭遇不利的商業環境,在低股價的氛圍之下,企業沒有改變員工持股的既定戰略,正因為這種企業靈魂,員工獲得的價值可以遞延至客戶價值身上,由此產生的超乎想象的客戶回饋。
這也是為什么在咖啡館進入門檻并不高的情況下,星巴克仍為其競爭者設立了很難沖破的進入壁壘。
外在競爭者未必能看到星巴克的成功之處,因而在趕超時就未必能夠獲得捷徑。既使競爭者意識到在體現服務價值的咖啡館行業員工持股的重要性,但如果沒有與員工分享的胸懷與膽略,在超越模式上就連復制的可能都談不上,試想,在中國,有多少餐飲服務業老板敞開了員工可以持股的心扉呢?
與此同時,即使競爭者有了員工持股的設計,有了全員分享的胸懷,能否在困難時期堅持這一理念依然是一大考驗。
2009年遭遇金融危機后的星巴克公司迎來發展最困難的階段,這時有人提議削減員工的期權福利,然而提建議的人得到的回答是“如果你這么想,你可以退出星巴克了”。
正是因為星巴克將經營人心作為公司的最高理念,星巴克又重新找到靈魂,2010年10月份以來股票價值又增長114%。
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發生在幾年以前,當時星巴克業務規模在迅速擴大,世界上每天大約有4家星巴克新店開張。媒體希望獲知星巴克擴張戰略得以成功的秘訣,然而現任公司CEO的舒爾茨表示,“作為一個優秀商人的藝術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保持基礎產品的水準,對于星巴克來講就是咖啡;二是既要發展新的產品和服務,又不能讓新產品和服務的影響超過基礎產品。”
然而,舒爾茨的回答并沒有獲得輿論的認可,反而被外界視為“搪塞”媒體的外衣,知情人士表示“員工咖啡持股計劃”才是星巴克全球擴張的秘密。
關鍵詞:經營人心更重要
上一篇:誰才是創業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