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微生物學翻譯
微生物學(microbiology) 生物學的分支學科之一。它是研究各類微小生物(細菌、放線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的形態、生理、生物化學、分類和生態的科學。人類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已經覺察到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及其所發生的作用。中國利用微生物進行釀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 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刻有“酒”字。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533~544)中,列有谷物制曲、釀酒、制醬、造醋和腌菜等方法。 分子生物學階段 1941年,g.w.比德爾和e.l.塔特姆用x射線和紫外線照射鏈孢霉,使其產生變異,獲得營養缺陷型。他們對營養缺陷型的研究不僅可以進一步了解基因的作用和本質,而且為分子遺傳學打下了基??944年,o.t.埃弗里第一次證實了引起肺炎球菌形成莢膜遺傳性狀轉化的物質是脫氧核糖核酸(dna)。1953年,j.d.沃森和f.h.c.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和核酸半保留復制學說。 h.富蘭克爾-康拉特等通過煙草花葉病毒重組試驗,證明核糖核酸(r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為奠定分子生物學基礎起了重要作用。其后,又相繼發現轉運核糖核酸(trna)的作用機制、基因三聯密碼的論說、病毒的細微結構和感染增殖過程、生物固氮機制等微生物學中的重要理論,展示了微生物學廣闊的應用前景。1957年,a.科恩伯格等成功地進行了dna的體外組合和操縱。近年來,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組的研究不斷獲得進展,胰島素已用基因轉移的大腸桿菌發酵生產,干擾素也已開始用細菌生產?,F代微生物學的研究將繼續向分子水平深入,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發展。 學科分支 在微生物學的發展過程中,按照研究內容和目的的不同,相繼建立了許多分支學科:研究微生物基本性狀的有關基礎理論的有微生物形態學、微生物分類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學和微生物生態學;研究微生物各個類群的有細菌學、真菌學、藻類學、原生動物學、病毒學等;研究在實踐中應用微生物的有醫學微生物學、工業微生物學、農業微生物學、食品微生物學、乳品微生物學(見乳品微生物)、石油微生物學(見石油發酵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學、水的微生物學、飼料微生物學(見飼料微生物)、環境微生物學、免疫學等。由于微生物學各分支學科的相互配合、互相促進,以及與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相互滲透,使其在基礎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兩方面都有了迅速的發展。
微生物學是研究微生物的一門學科。微生物包括病毒、原核生物和簡單的真核生物。目前,微生物學的最主要工作是用生物化學和遺傳學方法完成的。由於很多病原(像是造成植物病害的四大病原:病毒、真菌、線蟲、細菌)都可以算是廣義的微生物,微生物學也和病理學、免疫學和流行病學密切相關。微生物學家對生物學和醫學做出過基礎性貢獻,尤其在生物化學、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領域。
關鍵詞:微生物學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