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永川縣
永川區是中國重慶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為重慶西部的金融、通訊、能源中心。因城內三河匯流,形如篆文的“永”字,故取名永川。2006年10月22日經中國國務院批準,由縣級市成為重慶市的市轄區。轄區內交通便利,成渝鐵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穿越全境。
永川區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部,重慶市西南部,長江上游北岸,東靠璧山縣、江津區,南接合江縣、瀘縣,西接榮昌縣、大足縣,北與銅梁縣毗鄰。全市地貌分為低山、丘陵、緩丘平壩三大類,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日氣溫年平均為17.8℃,年均降雨量1036毫米。歷為川東南物資集散中心和陸路交通樞紐,是重慶西部經濟重鎮。
永川區在重慶全市內比較,是除重慶主城區外經濟較發達地區,2009年全區GDP為315億人民幣,位于重慶市轄區縣第13位。年產原煤200萬噸左右。主要工業產品為光學儀器、金屬卷帶工業等,農業特產為豆豉、松花皮蛋、茶葉。旅游轄區內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昔有桂山秋月、竹溪夜雨、鐵嶺夏蓮、八角攢青、石松百尺、圣水雙青、龍洞朝霞、梳妝臺昌州八景,為游人游覽留連之地。今北有風光旖旎的茶山竹海,南有山青水秀的衛星糊、四季飄香的國家農業生態示范園--黃瓜山百里水果長廊和野趣十足的重慶野生動物世界;有全國首例發現的肉食恐龍化石——上游永川龍;有全國著名金石微刻藝術家劉聲道的作品——三教鎮石龍山摩崖石刻;有杜甫所書的“萬年松化石”;有奇山怪石組成的男、女石筍山,有大文豪蘇東坡留連之地——來蘇梳妝臺,以及宋代石刻——佛巖寺等風景名勝。其中以“茶、竹、石”三大特色旅文化游資源尤為引人注目。是全國優秀旅游名市。
關鍵詞:永川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