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延邊州
延邊州翻譯案例---語通全球翻譯公司
延邊簡稱延邊州或延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吉林省下轄的一個自治州,位于吉林省南部的中朝鮮|朝邊境。首府為延吉|延吉市。自治州的面積有42,700平方公里、人口約220萬人。現時自治州全部人口當中,朝鮮族占39%,漢族占59%。
延邊,原是清朝的發祥地和龍興之地,滿族姓氏大多源自于延邊在內的長白山地區。延邊名稱來源于延吉,(延吉來源于煙集,清代此地曾形成過一個煙草集市,被稱為煙集,后來開府由光緒賜名延吉,現在延吉市內有煙集河留存)延吉的滿語意思是野山羊。延邊歷史悠久,據已發掘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及兩千年前的史書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延邊地區原為肅慎之地,后附屬于高句麗。肅慎后裔靺鞨曾建渤海國于東牟山(今敦化市)。敦化市還有渤海初期壁畫古墳六頂山貞惠公主墓。后來,渤海都城遷到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可是東京龍原府(琿春市)、中京顯德府(和龍市)都在該州內。渤海國|渤海后被遼國|遼滅亡。靺鞨族演變成女真。延邊歸屬于女真建立的金朝。元朝|元滅女真的金國后,延邊隸屬于元朝開元路。后明代置建州衛,努爾干都使司布爾哈圖等衛所。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清朝政府在延邊設立琿春協領,下設卡倫15處,隸屬于寧古塔副都統。1715年建琿春協領衙門于渾蠢水(琿春河)以北,開始建立琿春城。1859年(咸豐九年),琿春協領升為琿春副都統銜協領。1881年(光緒七年),開始增設琿春副都統,統轄今天的延邊地區。清朝建立后,滿人為保護自己發源地傳統文化將包括延邊在內的中國東北地區進行封閉長達近兩百年之久。長期的禁閉造成邊疆人煙稀少,為沙俄步步吞并東北提供了條件。迫于邊疆國防的隱患,滿清撤銷了封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2年8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批準,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經東北行政委員會批準。吉林省人民政府決定成立延邊朝鮮族自治區。1955年8月30日,根據《憲法》規定。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延邊朝鮮族自治區,成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12月20日,召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正式成立,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守延吉市。
自治州的西南部為長白山(南韓稱之為白頭山),長白山是圖們江,鴨綠江,松花江的源頭,與朝鮮咸鏡北道接壤,東部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北部與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連接。西部與吉林省白山|白山市連接。 長白山(白頭山)被滿族及朝鮮族視為圣山。該州在長白山北方。圖們江形成中朝國境。
關鍵詞:延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