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如皋
如皋翻譯案例---語通全球翻譯公司
如皋市又名雉皋、雉水,在中國江蘇省東部、長江北岸,是南通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市,位于長江三角洲上海都市圈內,東瀕黃海。 夏時隸揚州之域,周時為海陽地。春秋時為吳國鄖地,吳亡歸越;戰國時屬楚,稱九夷海陽。秦時歸九江郡,漢代曾為吳王劉濞封地,名海陵,因地并海而高得名。東晉義熙七年(公元411年)正式置縣。隋朝|隋時廢,并入海寧縣,唐武德年間,寧海縣復名為海陵縣,如皋仍為其屬地。宋元明之際,隸屬泰州,宋時如皋定為中下縣,元至元二十一年升為上等縣。清雍正二年升通州區 (南通市)|通州為直隸縣,如皋劃歸通州管轄。
江蘇歷史文化名城。如皋有著悠久而深厚的人文積淀,三國軍事家呂岱、北宋教育家胡瑗,北宋詞人王觀、明末文學家冒辟疆、清初戲劇理論家李漁等,是古代如皋星空中一顆顆耀眼的星座。如皋現存大量獨特卓異的人文景觀,如隋代建筑定慧寺 (如皋)|定慧寺,山門北向,曲水環寺,群樓抱殿,為中華寺廟一絕;明代建筑大成殿為國內罕見的全楠木結構;清代建筑水繪園是海內徽派園林孤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靈威觀、法寶寺、濟忠井、集賢里、石合泰等許多具有文史價值的遺跡和民居,富集著豐厚的旅游文化資源。乾隆年間,如皋曾是蘇北最富的縣,享有“金如皋”之美譽。如皋縣城內外城河外圓內方,形如古錢,自古以來就是貨物集散、商賈云集的生財之地。 中國花木盆景之都。如派盆景系中國盆景七大流派之一,與嶺南派、滬派、揚派等各領風騷,以其“云頭雨足美人腰”的獨特造型享譽海內外。中南海、釣魚臺、毛主席紀念堂等重要場所以及一些中央國家機關,均可見如皋盆景。如皋是華東地區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花木盆景種植面積有6萬多畝。 如皋境內主要有兩種方言,一種為通泰方言如皋小片的代表方言(即如皋話),主要有如城、西鄉、西南鄉、東南鄉、南鄉五種口音,另一種屬于通泰方言南通小片(即南通話)。
如皋屬亞熱帶。屬東亞季風區的一部分。受太陽輻射和季風環流的影響,形成了冬季低溫少雨量夏季高溫多雨,四季分明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由于距海較近,受海洋調節較明顯,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都較小。近海的位置使得如皋深受夏季風的影響,水汽充足,降水充沛,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但是,由于夏季風勢力各年強弱不等,因而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較大。
關鍵詞: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