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翻譯公司
發布時間:2013-05-25
相關詞:榮昌 榮昌縣位于重慶市西部,地處四川、重慶兩地接壤處,介于東經105度17分至150度44分,北緯290度15分至290度41分之間,東鄰大足、永川,西接四川省隆昌縣,南鄰瀘州,北與內江、安岳接壤。轄區幅員面積1079平方公里。全境地貌以淺丘為主,土地肥沃,地勢起伏平緩,平均海拔380米,山嶺南有古佛山(主峰三層巖海拔711.3米,為全縣最高點),中有螺罐山,北有銅鼓山。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氣溫17.8攝氏度,年總積溫6482攝氏度,平均氣溫穩定通過溫度的總積溫5633攝氏度,無霜期327天,月極端最高溫度39.9攝氏度(1972年),月極溫最低溫度-3.4度(1975年),歷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2度,為265天。年平均日照時獲得1282小時。全縣現有耕地93.6萬畝(航測面積),其中田55.3萬畝、土38.3萬畝。有大小溪河151條,建有大小型水利工程3474處,其中水庫100座,加上塘堰,可蓄水1.5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30萬畝,水資源蘊藏總量為4.2億立方米。 榮昌歷史悠久,約在兩萬年以前,榮昌地域就有原始人群在此繁衍生息。西漢以后,縣地基本上均為江陽和漢安兩縣屬地。唐乾元二年正月,即公元758年,始設昌州,下轄昌元、靜南、大足三縣,昌元縣的設置便是榮昌地域建縣的開始,時為唐昌州府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更名為榮昌縣,縣治今昌元鎮,屬重慶府。民國時期隸屬重慶蜀軍政府及四川省政府。1949年12月7日榮昌解放后,成立縣人民政府,縣府設昌元鎮至今,先后隸屬江津專區,永川地區,1983年并入重慶市。 榮昌人民歷來具有反封建、反壓迫、反侵略的斗爭精神和光榮傳統。縣人張培爵積極投身反清革命,參與發動重慶起義,最早建立了四川第一個省級政權──蜀軍政府并被推任都督;昌元鎮人王麟團長,喋血騰縣,在臺兒莊戰役中英勇犧牲;路孔鄉人文化戰士柳乃夫在山西茅津渡口光榮殉國;雙河鄉人榮增明、榮隆鄉人潘鴻志,在勝利前夕血濺渣滓洞。在當代,榮昌更是人才輩出,主要有中央電視臺高級編導鄧在軍,原國家科委副主任、學部委員趙宗燠、著名黨史專家李新、國畫家陳子莊、青年作曲家劉青等。
關鍵詞:榮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