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翻譯公司
發布時間:2013-05-25
相關詞:旅順 旅順口位于東經120°57′-121°28′30″,北緯38°40′-39°10′之間,在遼東半島最南端,大連市西南部,瀕臨黃海和渤海,與山東半島相望。旅順口總面積5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69公里。人口21萬,其中城區人口11萬人。旅順口屬大連市管轄,旅順口區共管轄城區五個街道,農村八個鎮,一個國營農場?! ÷庙樋诘孛蔡卣鳎宏懙貙儆谶|東半島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多山地丘陵,少平原低地;石灰巖地層出露較多,分布廣泛,濱海巖溶地貌發育比較完全;由于升降運動頻繁(以升為主),成層分異明顯;海岸曲折,港灣眾多,海岸地貌千姿百態復雜多樣。根據旅順口各部分構造基礎,地貌發育過程和特征,可分為以下地貌類型:低山丘陵--旅順口屬于山地突出海面的千山山脈的余脈,為構造剝蝕地形--丘陵地區,東北高西南低。境內以城山為起點,由兩支丘陵環繞四周,一支向南經過老橫山、老座山、雙頂山延伸到黃海邊轉向東西走向,經過炮臺山延伸到老鐵山,一支向西經過將軍旺山、屋頂山和雙島灣鎮的九頭山轉向南,伸展到老鐵山,中間散落有大孤山、臺山、椅子山、猴石山等中丘,其它絕大部分為久經剝蝕而成的低緩丘陵。境內大小丘陵共292座,坡度多在25°以上。海拔50--200米的丘頂有251座,200一400米的有39座,400米以上的2座。最高的高丘老鐵山465.6(或465.5)米,其次為城山404.8米,老橫山393.2米。由質地堅硬,抗風化力強的震旦系永寧組石英巖組成的山丘,如東部黃海沿岸的丘陵山坡上部多為懸崖峭壁。由于降雨匯水面積較大,致使河水動能相對較大,因此下蝕作用強烈,造成溝谷陡峭狹窄,甚至局部河谷兩側的直立巖層被剝蝕成巖墻、巖壁等,西部的老鐵山,山脊尖銳,山坡陡峭,山勢險峻,巖層裸露。由于長期的風化作用和重力作用,形成倒石堆、石河等發育典型的重力地貌。平地和低地--旅順口平地和低地為數不多,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一帶丘陵中間盆地及沿河兩岸的河邊,如土城子一帶分布有坡洪積平地,寬1公里,長4--6公里,地面標高5米以下。 鐵山鎮鴉戶嘴,江西鎮大潘家、隋家,雙島鎮張家、臺山西等地的丘陵山前地帶分布有坡洪積裙 ,寬幾百米至數公里不等,坡度25度,其上樹枝狀沖溝發育,巖性為亞粘土礫石。老鐵山北麓緩坡及沿海平地,地形高140米左右。南部沿海及山間地帶,分布有沖洪積谷地。另有少量鹽堿地,分布零星。海涂,鹽田分布于龍塘鎮,鐵山鎮,江西鎮,雙島鎮,北海鎮,三澗堡鎮和旅順口城區。海水地貌--旅順口河流多系間歇性小河。較大的河有橫貫長城、三澗堡鎮的北大河,發源于鞍子嶺北麓,全長31公里,自東向西從大潮口流入渤海灣。 南部龍河發源于火石嶺南坡,長9.4公里,匯合東溝河、西溝河、寺溝河,經解放橋注入旅順港內。西南鴉戶嘴河發源于老鐵山腳下,東流注入港里。北部石嘴子河發源于大山下。從南向北匯合西泥河、后泥河,然后注入渤海。 東部有三條較大的河流,已被攔腰截斷建成民用水庫。此外還有曲家河,中心河和塔河等。本區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積小,都是季節性河流,常年無水,只有鎮泉寺河和付家河,尚有一段短流。多數是雨季到來,才有間歇性小流量。海洋空間--旅順口的海岸線,東起龍塘鎮黃泥川村與甘井子區接壤的耗子洞,北至三澗堡鎮小黑石村釣魚臺,全長169.7公里,海洋空間,從海岸線向外,水深可達60多米。海域遼闊,海灣眾多,離岸1公里水深超過5米的岸段有塔河灣附近的東鹽廠、夾幫嘴、佛門寺、羊頭洼??诘拇笱蝾^、雙島灣的土虎嘴和艾子口的小北海等。島嶼--旅順口島嶼包括無名礁砣在內,總數13個。 分布在西部的有著名的蛇島和海貓(鳥)島,分布在北部的有豬島、牤牛島和虎平島。島岸線22.1公里。海洋地貌--旅順口的海洋地貌是地質第三紀后期中新世地殼運動發生遼河大斷裂和鴨綠江大斷裂的產物。潮下帶的海底地貌,在渤海方面,基本上是自東向西傾斜,除蛇島附近出現海槽外,海底較為平坦,平均坡度0.11度左右,平均水深25米。在渤海海峽,海底自北向南傾斜,坡度陡峭,海底起伏不平,平均水深40米。在老鐵山附近,出現本海區最深的海溝,深度超過60米。在黃海方面,因受長山列島阻隔,海底地貌十分復雜,明暗礁較多。但基本方向是海底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東南最深處可達50米,平均水深34米。
關鍵詞:旅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