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蘇翻譯公司
發布時間:2013-05-25
相關詞:克孜勒蘇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是以柯爾克孜族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州,原隸屬于喀什專區。1954年初,在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和南疆區黨委的領導下,開始在喀什進行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民族區域自治籌備工作。在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和廣泛聽取了各族人民及各民族上層人士、宗教人士的意見,充分進行了協調討論后,確定自治單位為專區級。其行政區劃的意見為:將喀什專區的烏恰縣、阿圖什縣和蒲犁縣(今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二、三區,英吉沙縣的六、七、八區,疏附縣烏帕爾區的居勒克巴西鄉,色爾亥臺區的哈爾克其鄉,塔什米爾克區烏依塔克鄉,烏恰縣三區的六、七鄉,阿克陶縣以及阿克蘇專區的阿合奇縣等作為柯爾克孜民族區域自治州。阿圖什縣因地理位置優越,因此將首府設在阿圖什縣的阿圖什鎮(現為阿圖什市)。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現轄有阿圖什市和阿合奇、烏恰、阿克陶3個縣及5個鎮,32個鄉。它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西部,是我國最西部、也是唯一以柯爾克孜族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它東接阿克蘇,南連喀什,北部同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部同塔吉克斯坦毗鄰,邊境線長達1100多公里,面積約有6.73萬平方公里。境內多山,地勢東南低西北高。東南部的塔里木盆地邊緣綠洲和喀什噶爾平原的海拔有1200米,中部為丘陵,西北部有天山山脈和帕米爾高原,海拔最高有7719米。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原地區四季分明,溫差較大;山區四季不明顯,僅有冷暖之分,夏季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長。 自治州地域遼闊,河流縱橫,水源豐富,河流年總徑流量72.2億立方米,地下水總儲量為9.28億立方米。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銅、石油、石棉、水晶、綠柱石、冰洲石等。農區盛產瓜果,尤以阿圖什無花果最為聞名。 自治州是以柯爾克孜族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地方,境內有柯爾克孜、維吾爾、漢、塔吉克、回、滿、塔塔爾、蒙古、哈薩克、錫伯、烏孜別克等十一個常住民族,但柯爾克孜族多居住在山區,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兼營農耕和狩獵。 在自治州境內,柯爾克孜族主要分布于阿合奇、烏恰兩縣和阿圖什的吐古買提、哈爾峻及阿克陶縣的大部分牧區。維吾爾族主要分布于阿圖什、阿克陶的平原農區,漢族主要分布于自治州各地的城鎮。塔吉克族分布于阿克陶的塔爾、皮拉里兩鄉。回族、烏孜別克族、哈薩克族等人口較少,大部分散居在各地城鎮。
關鍵詞:克孜勒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