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即墨
即墨市為中國山東省下轄縣級市,由青島市代管。即墨市經濟較為發達,在縣市中具備較強競爭力,其綜合實力2010年列山東省縣(市)的第四位,全國縣(市)第十七位。即墨位于山東半島,地處東經120°07′—121°23′,北緯36°18′—36°37′,瀕臨黃海。膠濟鐵路和藍煙鐵路在境內交匯。墨市位于中國山東半島西南部,地處東經120°07′—121°23′,北緯36°18′—36°37′,東臨黃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南依嶗山,近靠青島。全市共有1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戰國時屬齊國。秦設即墨縣,屬齊郡。西漢時,即墨縣城同時為膠東王國都城。東漢及兩晉時,屬青州。隋、唐及明清時期均屬萊州。1943年分設即東、即墨兩縣,1944年4月,即東縣并入即墨縣,1945年7月,恢復即東縣。建國初期,屬膠州專區。1956年3月,即東縣并入即墨縣,改屬萊陽專區。1958年10月,改屬青島市。1961年3月,改屬煙臺專區。1978年12月,改屬青島市。1989年9月,撤縣設市。 礦產資源即墨市境內歷經多次地質運動,構造復雜,巖漿活動頻繁,形成了良好的成礦地質條件。目前境內共發現各類礦產20余種,其中金屬礦產資源有:鐵、銅、金、鉛等,主要分布在豐城鎮的白馬島、溫泉鎮的四舍山脈及鰲山衛鎮的馮家河等地區,由于儲量少、品位低,至今尚未開發利用。非金屬礦產使我市的主要礦產資源,主要有花崗巖、安山玢巖、玄武巖、沸石巖、珍珠巖、輝長巖、重晶石、麥飯石、膨潤土、粘土、石英砂、硯巖、地熱、礦泉水、地下鹵水等。因沸石巖、珍珠巖、硯巖、輝長巖、地下鹵水等礦產品位低,達不到工業要求,加上條件限制,目前尚未進行開發,已開發利用的礦產資源主要有花崗巖、安山玢巖、玄武巖、重晶石、麥飯石、膨潤土、粘土、石英砂、地熱、礦泉水。重晶石分布市境西南,藍村至即墨城一帶,儲量300萬噸以上。膨潤土多見于環秀街道辦事處西山前村,儲量500萬噸以上。花崗石分布鰲山衛、白廟一帶。玄武巖分布段泊嵐、毛家嶺一帶。麥飯石分布城東南部和留村鎮一帶,儲量較大,質地優良,礦床淺露,易于開采。 旅游資源即墨自然資源豐富,山川秀美,有“世界地質公園”--馬山、風景名勝--鶴山、自然奇觀--天柱山、龍山、靈山、東京山等名勝,其中,馬山以石林、硅化木等地質遺跡著名,極具科研價值,又被地質界稱為“袖珍式地質博物館”。東臨黃海,濱海旅游開發前景廣闊,海岸線蜿蜒曲折,有鰲山海水浴場、溫泉黃埠海水浴場、田橫島度假區月灘等多處天然優良的海水浴場,灘平沙細,水質清潔,是游客避暑納涼的好去處;海島眾多,風情各異,以田橫島、大小管島等最為著名,田橫島以歷史為主題,融合現代氣息與淳樸民風于一體,突出休閑度假娛樂特色;大小管島生態保護良好,海產豐富,是觀光、垂釣娛樂的佳地。地熱資源豐富,最高溫可達93℃,富含30多種化學元素,對各種疾病有良好的療效,建有8處國家、省、青島市度假村、療養院,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來此度假療養。 林業資源 全市林業用地總面積23074公頃,活立木蓄積量467800立方米,年蓄積生長量為32100立方米。東周時先后屬萊國、齊國地。秦代置即墨縣。南北朝時曾一度被廢,隋代復設。1989年撤縣設市。戰國時,齊國大將田單堅守即墨,并擺下火牛陣,大破燕國軍隊。漢初,齊國末裔田橫不愿歸降漢朝,率五百壯士困守于即墨外一海島(今名田橫島),最終全部自刎或者蹈海而死。現代畫家徐悲鴻曾以此為題材,創作了著名油畫《田橫五百士》。今天,即墨境內還有祭海節等民俗。
關鍵詞: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