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翻譯公司
發布時間:2013-05-25
相關詞:東營 東營市的旅游資源主要分三大區域:一是以黃河入海口和入海口地區濕地生態為主體的自然景觀;二是以石油工業為主體的現代工業景觀;三是以古齊文化、黃河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匯聚與交融而形成的歷史人文景觀。從旅游文化類型看,東營市的旅游資源包括黃河口文化、濕地生態文化、石油工業文化、古齊文化和現代城市文化等多種類型。在這些文化類型中,尤以黃河口濕地生態文化和石油工業文化最為典型,在省內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黃河從東營市中部入海,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可以看到“黃龍入海”“長河日出”“河海交匯”等黃河入海景觀。在入海口附近,有面積達15.3萬公頃國家級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 有面積達1萬公頃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形成以新、奇、野、闊為特色的黃河口濕地生態自然景觀。 2001年9月,《黃河口生態旅游區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同年,充分利用大開放、大招商的良好環境,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多元化辦旅游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引進福建客商成立黃河口生態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擬建設“黃河口生態園” ,已投入400多萬元進行濕地生態的恢復和項目前期工作;二是引進重慶客商成立靈湖生態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計劃投資2000萬元開發集休閑、觀光、 食宿于一體的旅游區,9月完成設計,10月開工建設,擬于2002年形成接待能力;三是天鵝湖公園擬增加水上飛機等游覽項目;四是山東省旅游局已確定將黃河口生態旅游區作為山東省2002年上報國家級生態旅游區的首選項目,并將觀景臺項目作為全省2002年全省重點開發項目,2001年11月省旅游局已無償撥款50萬元用于項目前期工作。 經過30多年的開發建設,勝利油田已形成了以“壯、雅、樸、實”為特色的現代石油工業景觀。林立的井架、采油樹、叢式井組,雄偉的海上鉆井平臺,縱橫交錯的油氣管道,被譽為“海上長城”的孤東圍海大堤,現代化的石油工人新村等充滿“油味”的現代石油工業景觀,是富有行業特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資源。 東營市南部有以孫武故里、古齊文化、現代農業為主要內涵的人文景觀,主要景點有國家級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孫武祠和幾百處古齊文化遺址等。中部有展現黃河文化、石油文化及新興城市建筑的系列景觀,主要景點有黃河大橋、黃河水體紀念碑、天鵝湖公園、新世紀廣場等。 旅游線路及客源市場 全市先后推出黃河口風情游、油田觀光游、孫武軍事文化與大王現代農業觀光游、 現代城市觀光與天鵝湖休閑度假游等4條旅游線路,開辟了20條國內旅游線路和赴北美、 歐洲、東亞、東南亞及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7條國際線路。隨著旅游資源的逐步開發和宣傳促銷工作的廣泛開展,一批景區景點對周邊市地已產生較大吸引力,初步形成以本市和周邊市地為主的客源市場。客源市場已開始由單一的輸出型向既輸出也輸入的復合型轉變。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5.1萬人,比上年增長13%。 主要名勝 天鵝湖公園是在人工平原水庫基礎上開發建設的旅游休閑度假區,又稱廣南水庫。位于東營市東城東南15公里, 擁有39平方公里的廣闊水面,約為杭州西湖面積的7倍多。2001年被評為首批國家AA級旅游景區。公園由服務區、日月山、太陽島、南島、北島、 軍事教育基地等6個區域組成。湖西側有棧道直通位于湖心的太陽島,該島面積6萬平方米, 建有高低錯落的亭臺樓閣和錦繡如畫的假山花圃等景觀;四周石砌,柏油路連接南、 北島等景區;4個生物島布列湖的四角部水域中,供候鳥棲息繁衍,秋冬時節,島上百鳥云集,常有成群的天鵝在湖上游弋。湖西側建有溫泉療養院。各景點均依水而建,現已開發的主要項目有溫泉保健、休閑垂釣、水上娛樂、食宿會議及游覽觀光等。 黃河水體紀念碑位于東城清風湖公園南端,是系統反映黃河文化的大型觀念藝術作品,又稱《AGEPASS--黃河的渡過》。1994年動工,1995年4月竣工。碑體由巖石基座和1093個盛有黃河水樣的方形玻璃水罐組成, 東西長790米,高2.5米,寬0.9米。碑斷面構造自下而上依次為:毛石基礎、淺白色花崗巖碑座、鋼化玻璃水罐、碑頂。黃河水樣系同一時刻從黃河源頭到入海口每隔5公里取水0.5立方米,共取1093個水樣,分別注入刻有經緯度的方形玻璃罐中,按取水順序自源頭至入海口依次排列。碑體中的黃河水樣包含了黃河整個流程的含沙變化,反映了黃河從源頭到入海口的全過程,也從一個抽象的角度體現了宇宙萬事萬物的渡過過程,傳達了人類互助合作精神和相互依存關系。紀念碑由旅美畫家陳強先生策劃,碑名由國家政協主席李瑞環題寫。 新世紀廣場為東營市東城標志性建筑。位于東城府前街與勝利路交匯處,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 中心廣場面積3.2萬平方米,其中綠地1.28萬平方米。1997年開工建設,1998年9月28日竣工。主體建筑由中心廣場和總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的廣場建筑群組成。 市委、市政府辦公樓坐北朝南,是廣場的北端底景,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主樓地上17層,高度為73.3米,高聳莊嚴。法院、檢察院辦公樓對稱布置于廣場東、西兩側, 建筑面積均為1萬平方米,中心高度為35.2米,建筑造形從各個方向觀看均呈“山” 字形,寓意執法如山。廣場正中是直徑28米的旱式音樂噴泉,中心水柱高21米, 象征進入21世紀。新世紀門坐落在中心廣場南端,寬40米,高16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是廣場的南端底景。廣場群眾文化活動十分活躍,連續多年被評為山東省十佳群眾文化活動廣場。每到節假日,廣場游人如織。 勝利電視塔位于東營市西城西四路395號。上海同濟大學設計。2000年10月落成。直立式鋼結構塔式建筑物, 塔高208米,為東營市和勝利油田最高的現代化標志性建筑物,也是山東省第二高塔。該塔是勝利油田廣播電視中心的無線信號發射中心,同時具有觀光、餐飲、娛樂等功能。地下部分為勝利電視臺發射機房,一層設有迎賓廳和貴賓廳,二層為多功能展廳,三層為商務中心,在塔的112~131米處建有最大直徑為27米的塔樓,塔樓上設有旋轉觀光餐廳和露天觀光平臺等。塔內設2部每秒運行2.5米的高速電梯,從底層至塔樓需53秒;旋轉餐廳坐行一周約45分鐘。該塔最佳日接待量300人次, 最大日接待量1000人次。登臨塔樓,極目遠眺,百里油城盡收眼底。夜幕下,在數百盞彩燈的裝飾照耀下,高塔更加巍峨璀璨。 黃河口旅游區位于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黃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鳥類為主體的生態旅游區。區內有各種生物1917種,其中水生動物641種,屬國家一、二級保護的9種; 有鳥類269種,屬國家一、二級保護的41種;有植物393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大豆8000公頃, 天然草場51000公頃,天然檉柳林8100公頃,人工刺槐林12000公頃。被稱為地球暖溫帶地區保存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區內建有眺望黃河入海口的了望塔。主要有黃龍入海、長河落日、萬畝槐林、草原秋色、蘆花飛雪等景觀, 勝利油田科技展覽中心位于西城濟南路與西四路交匯處,是系統、形象地展示有關石油知識和勝利油田開發建設概況的綜合性展覽館,2001年被評為首批國家AA級旅游景點。 展覽館分為勘探開發廳、油田發展廳和科技成就廳3個展廳。勘探開發廳內共有各種圖表、 實物、模型1000余件,展現了石油的形成、石油的生產過程以及5000多種石油和天然氣的產品;油田發展廳展現了勝利油田的創業歷程,有長14米、高3米的勘探形勢圖,長6米、寬4米的油田建設模型,有從各個典型地區的不同地層中鉆取的巖芯等;科技成就廳主要展示了勝利油田的科技成果。 勝利黃河大橋位于墾利縣城東北側,猶如一架巨大的豎琴,凌架于滔滔黃河之上,使黃河南北“天塹變通途”。大橋全長2817.46米, 主橋長682米,結構為新型鋼箱斜拉索橋,主跨288米,塔頂標高78.6米。1987年10月1日建成通車。獲中國建筑業聯合會頒發的“魯班獎”。橋名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楚圖南題寫。 孤東圍海大堤勝利油田為實施海油陸采修筑的退海造陸工程。 1985年4月修建,1988年7月建成。 海堤南起黃河入海口,北至樁西北的渤海之中,全長80多公里,底寬38米,頂寬10米,高5米,青石或砼預制件護坡,堤頂為柏油路。共圍海造陸500平方公里,建成了孤東、樁西等油田。站在堤上了望,海堤如一條巨龍蜿蜒于海岸線上;堤內新於地上井架林立,抽油機(俗稱“磕頭機)此起彼伏;堤外碧波萬頃間漁帆點點,鉆井平臺巍然聳立。 仙河鎮位于黃河入海口北側,隸屬于東營市河口區,是典型的現代石油礦區城鎮,因位于美麗的神仙溝畔而得名。由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1984年始按規劃分期建設投用。該鎮設計構思新穎獨特,建筑活潑自然,充分利用了四面環水和處于槐林之中的有利條件,建設了鎮東的森林公園,鎮北的蓬萊公園和鎮西的水上公園,將自然景觀和建筑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使仙河鎮成為一個生活舒適、環境優雅的現代化濱海小城鎮。該鎮先后獲建設部城市規劃金質獎和科技進步一等獎、山東省文明住宅小區、全國文明住宅示范小區
關鍵詞:東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