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翻譯公司
發布時間:2013-05-25
相關詞:保亭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位于海南島南部,五指山的南麓,東到東北與陵水縣相連,北部尖頂接著瓊中縣,西北與通什市接壤,西部頂尖接樂東縣, 西南到東南與三亞交界。縣境東西寬49公里,南北長54公里,面積 1160.6平方公里,人口155583人,黎族占54.13%,苗族占3.3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4.1人。下轄4鄉、7鎮,有59個管區、452個自然村,6個國營農場和茶場。縣人民政府駐保城鎮,北距海口261公里,南至三亞市78公里。海榆中線公路縱貫縣境,每日有班車來往海口、三亞。境內通車公路支線有118條,可通達各鄉鎮,通車里程432.4公里。保亭的來歷 民國24年(1935年)春,陳漢光在"撫黎計劃"中擬將五指山黎區建立五個縣。4月,廣東省政府民政廳正式批準設置三縣(樂東、保亭、白沙)。一說是因清朝曾設“寶亭營汛”而得名;另有一說是清末馮資材(宮保)征黎時帶兵駐此,建亭一座,后人稱為“馮宮保亭”,日久簡稱"保亭",縣以亭名。地 形 保亭屬丘陵山區,主要由山地、丘陵、臺地和河谷階地組成。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占38.7%,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海拔100—500米的丘陵占37.5%,海拔100米以上的占15%;河谷階地占8.8%。東南部大部分地域海拔在500米以下,這部分約占總面積的61.3%。 主要山嶺有122座,均為五指山向南的放射狀余脈。自北部香蕉嶺起,向西有水賢嶺、創造嶺、石土嶺、親尊嶺、生毛嶺和阿陀嶺等共10余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從好悟嶺向東南有峨屈嶺、甘蔗嶺、鵝灶嶺、同安嶺;中部從七指嶺起向西有三角嶺、九曲嶺、鐵鉆嶺、大本嶺、昂日嶺和馬咀嶺;南部有常樹嶺、六大嶺、芒叢嶺、萬俄嶺等。 境內較大的河流有什玲河、藤轎東河(俗稱加茂河)、志媽溪和南改河。什玲河發源于境內,與石硐會合后流出境外稱陵水河, 干流長39公里,集雨面積433平方公里。藤橋東河發源于境內,干流長28公里,集雨面積366平方公里。志媽溪發源于境內的尖嶺,流長25公里,集雨面積為207平方公里。南改河發源于境內,流出境外進入三亞市后稱寧遠河,干流長19公里,集雨面積129平方公里。 氣 候 保亭年平均氣溫21.6-24.5度,1月份平均氣溫19.10C,極端最低氣溫為0.8度,7月份平均氣溫為37.2度,極端最高氣溫為39.7度。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最大年雨量為1964年的2482毫米,最小年降雨量為1013.5毫米。年平均雨日為140天以上,但全年雨量不平衡,4—10月為雨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7%。10月份至翌年4月份為旱季。年平均受3.9次臺風襲擊或影響。年平均日照1949.8小時,日照百分率達45%。資 源 森林資源豐富,多為熱帶雨林,具有多層、常綠、混交和多樹種的特點。珍貴木材有母生、子京、坡壘、花梨、綠楠、紅羅、 加卜等。藥用植物有沉香、降香、羅芙木、大血藤、黃連藤、砂仁等148個品種。野生珍貴動物資源有原雞、鷓鴣、白鶴、孔雀雉、野豬、水獺、馬鹿等。礦藏資源主要有金、鐵、銅、鉛、鋅、石灰石、大理石、水晶、礦泉水。 旅游景點 主要有七指嶺、七峰溫泉、千龍洞、陟水河苗村風情等。 土特產 主要有山蘭玉液酒、山蘭稻米、咖啡豆和檳榔等。
關鍵詞:保亭